新闻资讯
News在智能生产车间,厂长王云刚轻点中控屏,一段螺旋状管材的三维动画在全息投影中旋转展开:"这种内衬塑螺旋排水管采用仿生学设计,螺旋导流结构使排水效率提升40%,降噪效果达国际ISO标准。"作为中国焊接钢管行业龙头企业,友发集团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,加速向千亿级产值目标冲刺。
在12万平方米的智能工厂里,5G工业机器人正以0.1毫米精度完成管材焊接,AI视觉检测系统每0.2秒捕捉一次焊缝微瑕。这套投资3.2亿元的智能产线,使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提升300%,能耗成本下降22%。"我们已建成行业首个5G全连接工厂,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。"集团CIO李建军展示着实时跳动的数字孪生系统,屏幕上187个生产单元的运行数据一目了然。
企业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,科研人员正在测试最新研发的"石墨烯-玄武岩纤维复合钢管"。这种新材料产品突破了传统钢管耐腐蚀性与强度的技术瓶颈,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深海工程。"去年我们研发投入占比达3.2%,建立了'基础研究-技术开发-成果转化'三级创新体系。"研究院院长张伟指着专利墙介绍,目前企业已拥有授权专利568项,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41%。
在天津大学-友发联合实验室,材料科学教授陈志强团队正在攻关"超临界CO₂淬火技术"。这种绿色制造工艺可使钢材强度提升50%,能耗降低40%。静海区工信局局长李明透露:"我们设立了5亿元产业创新基金,重点支持友发集团的智能化改造和关键技术攻关。"目前,企业已建成3个院士工作站,与8所高校开展联合攻关,500名研发人员组成的创新梯队持续注入活力。
千亿目标的路线图已清晰:2025年启动"双百工程",即在100个重点城市布局智慧仓储中心,开发100款高附加值新产品;2026年建成全球首个钢管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;到2028年实现产值突破1200亿元。正如集团董事长李茂津在战略发布会上所说:"我们正在构建'智能装备+数字平台+新材料'的产业生态,让传统钢管产业迸发新质生产力。"
当暮色降临,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的LED屏依然闪烁着绿色光芒。在这里,每分钟有12吨高端管材下线,驶向全国2000多个重点工程现场。友发集团的千亿征程,正是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。